议员冀增通关配额 设关口优先通道
2023-01-05 香港自由行行政长官5日宣布,本周日(8日)与内地首阶段通关,每日最多有6万个配额供港人从海陆空不同口岸通关前往内地。多位立法会议员表示,欣见春节前可以实现与内地首阶段通关,建议政府进一步协调作好准备,确保通关初期运作安全有序畅顺。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学锋指出,3年的疫情令香港交通的运载能力、关口的承担能力,甚至接待旅客的能力接近“停摆”,有序通关是一个很合适的安排。他留意到香港只有中国检验有限公司负责检测有两地车牌的车辆,而当中不少车辆需要维修;同时,高铁预计于1月15日后才会开通,陆路交通短期内存有一定的压力。他建议公司增加人手,扩大检测量,甚至延长工作时间,尽快让跨境旅游巴士重返岗位,减轻客运压力。
立法会议员严刚表示,希望特区政府可以在首阶段顺利通关的基础上,适时加大配额。严刚指出,预计各口岸将会出现双向的密集人流,内地都会有不少访客来港旅游、购物及看病。为此,特区政府需要进一步协调好本港医疗资源,特别是保证药品供应稳定,避免出现市民求医难的情况。严刚指出,期待在首阶段通关有序运行一段时间后,可以尽快开放更多口岸及高铁服务,进一步便利更多市民往返内地。
立法会议员林筱鲁欢迎恢复香港与内地正常通关。对于首阶段每日6万个配额,林筱鲁表示理解,但政府亦要明白市民北上内地心切,尤其是目前已近春节,相信有大批市民希望回乡度岁,与亲人团聚。因此,政府更需要多做解说工作,亦可以透过地区民政事务处与各地区团体合作。另外,政府须考虑部分年长人士或带有年幼小孩人士的需要,在关口设优先通道,让有需要人士使用。
立法会议员吴杰庄表示,特区政府除可以抽籤形式分配名额,防“黄牛”炒卖名额外,也应制订机制优先“家庭团聚”市民,例如可以优先处理能够提供内地亲人户籍或住址资料的市民,甚至优先需赴内地奔丧或到医院探望病重家人的市民过关。另外,亦有大量车辆会过关,而两地牌车辆续牌需时,他希望局方加派人手处理。
立法会议员陈祖恒指出,港人北上的需求庞大,尤其是商务客,期望能循序渐进增加通关名额,包括继续积极探讨开放高铁等口岸的可能性,同时可研究设立商务名额,协助港商往返两地处理业务。他亦期望,政府加强网上预约平台使用的解说,协助不熟悉科技的长者预约,同时亦要确保平台的承载力,避免出现“网络大塞车”。
立法会议员陈沛良表示,关于通关具体安排,有部分问题需要政府釐清完善,如会否设立特别人文关怀通道让急需人士申请过关、建议入境本港人士抵港首5日每日快测机制如何监督,及多个口岸未来的运作安排等。他又指,希望政府逐步增加名额直至不设配额,达至全面通关,也希望政府早日恢复跨境学童每日过关返学,让学生早日回归正常校园生活。
立法会议员陈仲尼认为,首阶段每日6万个名额已较预期为多,不过,不少市民已经近3年没有返回内地,回乡心切亦是可以理解,因此,政府需多做解说工作,特别是在地区层面。另一方面,目前除了网上预约名额,未见其他安排,部分长者未必懂得预约方法,建议政府考虑增加其他安排。政府亦须考虑增加口岸人手,以协助有需要人士。
经民联立法会议员林健锋表示,通关初期每日6万名额是合适安排,现时距农曆新年只有半个月左右,相信在农曆新年前后市民北上内地探亲的意愿会更强烈,同时工商界亦希望尽快派员到内地处理业务,故希望政府每3至4日检视名额及流程等安排,务求在新年前后将名额逐步增加至每日10万个以上。
立法会议员姚柏良指,首阶段通关的名额是合适的数目,期望政府在实行一周后,尽快检讨配额安排,以满足农曆新年期间,港人回乡探亲的庞大需求。另外,为避免口岸在运行初期出现挤塞,建议政府在网上预约系统加设时段,以及为市民提供各口岸过关时间的即时资讯。
立法会议员梁熙表示,不少港人即日往返内地,期望政府容许相关人士,无须于内地再做另一次核酸检测才能回港。他期望两地政府密切检视首阶段通关后的实际运作,在合适情况下尽快加大通关配额甚至不设配额,实现全面通关。
立法会议员陆瀚民表示,通关须透过网上提前预约登记并设人数限制,这对部分市民特别是长者未必方便,希望在通关顺畅后,可逐步放宽登记及配额限制;有港人还未必掌握在内地检测站位置,建议政府设立资讯平台,提供内地可进行核酸检测的服务点。
更多>>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