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中医访问学者计划」次阶段提前展开 料一年内增至16名额
2025-01-20 香港自由行香港医院管理局继「大湾区中医访问学者计划」首次开启香港「师带徒」模式后,又一重大突破,于去年4月起推出首阶段的「大湾区进阶中医住院临床培训计划」,首次让香港中医师可在大湾区内的中医医院以执业中医师身份加入临床培训。为加快推动香港中西医协作发展,医管局将原定今年推出的第二阶段计划提前至去年11月展开,参与的香港中医师人数亦由首阶段5人增至11人,并预计未来一年内能再新增16名学员参与。有参与计划的本港中医师表示,计划助了解更多有特色的医疗法,会将经验与同事分享,并在中西医协作的服务单位协助病人。
由2022年11月推出的「大湾区中医访问学者计划」,参与计划的内地中医师运用中西医协作,建立香港首个「师带徒」住院中医培训项目。去年4月推出的「大湾区进阶中医住院临床培训计划」,则为香港首个实战临床住院培训项目。有别于香港的普通门诊服务,参与计划的中医师首次获得有限期的内地执业资格,参与大湾区内的中医医院的临床团队,首次独立管床及治疗病人,并具有处方权。
香港医管局总行政经理(中医)黄巧云日前向传媒形容,这项崭新实战的安排属香港中医培训的新里程,「在为期两年的驻院进修期间,参与计划的香港中医师需在导师指导下,负责住院病人的临床治疗,回港后继续在公立医院和中西医协作服务单位提供服务,并以视像形式与内地导师研讨难症。 」
去年4月,香港医管局率先安排5名香港中医师参与计划并接受为期两年的培训,包括8个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培训。同年11月,医管局再让另外11名中医师参与计划。
黄巧云表示,第二阶段计划原定于今年4月才推出,但有见首阶段计划获内地导师及香港中西医团队的高度讚赏,亦喜见本港中医师在参与计划后临床能力提高,扩展了他们对不同专科的临床知识,故提前至去年11月推出并增加学员名额。
参与名额盼增至16个
她期望于2025鳄2026年度内能额外增加16个名额,并于今年底内至少有10名本港中医师前往内地的三甲中医院参与培训,以提升中医师的临床水准,并丰富本港中西医协作人才储备。
该计划于去年11月起又扩展了培训专科的范畴,从原本神经内科及针灸科两个实战专科新增了肿瘤科。黄巧云表示,医管局中西医协作服务涵盖中风治疗、肌肉及骨骼痛症治疗等4个疾病范畴,未来会研究扩展至呼吸科、退化性关节问题等「老人退化」严重的疾病,详情稍后公布。
港医师讚收穫丰
早于2023年参与「大湾区中医访问学者计划」,其后再于去年参与「大湾区进阶中医住院临床培训计划」的仁济医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葵青区)中医师戴尉玲,已完成内地的培训课程,现正在港接受肿瘤科培训。她形容,自己由一名「旁观者」蜕变成可直接治疗病人的中医师,又表示在广东省中医院接受培训时,体验到内地的中西医是一个团队,中西医师之间交流密切,「例如会在病人住院前先进行心电图及MRI(磁力共振)诊断影像,再以中医方式制定治疗方案。」
她在广东省中医院学到了不同的中医特色疗法,又增强了对于现代医学的认识,特别是如何正确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做好临床工作。她期望将所学所得运用到日后的诊断中,并和其他同事分享自身经验,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更多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