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地生」定义或有改变 考虑人才来港意欲等

2025-01-22  香港自由行
微信香港攻略最新推荐→

香港致力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在增加吸纳非本地学生的同时,如何平衡人才引进与教育资源分配亦引起社会关注。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昨日表示,局方正在检讨专上院校录取学生时「本地生」定义,并参考英国、新加坡等地政策,及谘询其他政府部门及各持份者,以确保学位公平竞争。她提到,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这对香港至关重要,接下来香港教育将循国际化、数码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配合国家大局全力推进。


QQ20250122-164047.png

目前在香港专上院校招生中,「本地生」定义包括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单程证、引进人才受养人(首次签发为18岁以下)签证等多种证件的学生。蔡若莲昨日出席教育局传媒午宴时表示,随着近年香港吸引十多万人才来港,其子女基础教育已得到保障,但大学学位竞争激烈,需要重新审视「本地生」定义以维持教育公平性,而检讨过程中需考虑是否会影响人才来港的意欲、香港的竞争力及吸引力等多方面因素。


蔡若莲又指,刚发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及国家未来十年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那正正对应香港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国际化更是香港教育的重要目标,透过香港各所大学在学校课程设计、导师培训以及科研方面的优秀表现,带出建设国际教育枢纽的重要竞争力。


增「一带一路」奖学金 吸优质生源来港


她提到,八所资助大学联合成立了大学校长会国际化小组,教育局及教资会秘书处积极与小组合作,进一步提升「留学香港」品牌的宣传推广工作,拓展国际网络和招收来自更多不同地区学生来港升学,至今已与各地很多院校交流协议,成效颇佳。


此外,教资会亦额外拨款1,000万元,针对性与「一带一路」重点来往国家签署合作协议,以及与当地高中学校联繫,增加「一带一路」奖学金,以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来港。


蔡若莲:续强化教育和学校运作数码化


在数码化方面,蔡若莲指为配合国家「科教兴国」愿景和人工智能(AI)高速发展,香港学校正全力深化STEAM教育,小学和初中科学科课程会先后推出和更新,以应对科技挑战。


蔡若莲表示,观察到学校电子学习应用已广泛普及,特区政府新成立的数字教育策略发展督导委员会将与业界保持紧密沟通,未来将进一步强化教育和学校运作的数码化。


她强调,香港教育期望能培养多元化人才,支持「八大中心」建设和产业多元发展,提升香港竞争力,当中包括大力推动职专教育,过去一年已先后审核成立两所应用科学大学,在传统学术教育以外培训更多应用人才,教育局未来会继续加强与内地的合作,在课程和资历尚进行互认,提升年轻一代的发展机遇。


来源:香港文匯報 责任编辑:阿苗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3hk.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3hk.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本微信号昵称】和作者3hk.cn (无注明来源昵称和作者的,3hk.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更多>>相关阅读

 
 

更多>>微信香港攻略最新推荐